[ 字體:大 中 小 時間:2020-02-17 16:11 稿源:縣委組織部 作者:管理員 ]
初心是什么?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: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的初心和使命,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為中華民族謀復興。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,正是檢驗黨員初心和使命的試金石,含山縣廣大老黨員積極響應、爭先奮勇,以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”的昂揚斗志;以“先天下之憂為憂、后天下之樂為樂”的為民情懷;以“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”的頑強韌勁;帶頭做抗擊疫情的戰(zhàn)斗員和先鋒隊,譜寫了“不改初心、不辱使命、不負時代”的黨員之歌。
“我參與過抗擊非典,參加過抗洪搶險,請組織批準一個共產(chǎn)黨員的請求,我雖然快退休了,但退休不退崗,我可以的!”王宗先,是一名有著37年黨齡的老交運人,再過10個月,他就要從工作了四十余年的崗位上光榮退休了。在得知自己不在防疫一線戰(zhàn)斗小組名單內(nèi),他第一時間打電話請戰(zhàn),因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原因被婉拒后,他又讓其子代寫請戰(zhàn)書,連夜送到單位防控組,“我的身體與疫情的嚴重、人民群眾的平安相比都是小事”,在反復爭取下,他獲得了沖鋒火線的“優(yōu)先權”。在高速含山南公路檢疫站點,因為患有高血壓和高血糖,他隨身攜帶電子血壓儀,卻從不懈怠工作,一天堅守12個小時是他的職責,因為忙碌而顧不上吃飯的是他的常態(tài),累計檢查車輛8500余輛、人員8750余人是他的成效,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中,他用自己單薄而堅定的身軀筑起了一道堅固的“防疫墻”。
“我是69年入伍的老兵,70年入黨的老黨員,當過12年的村書記。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,我一定要發(fā)揮自己的余熱,不忘初心盡微薄之力。”魯盛發(fā),原昭關鎮(zhèn)東興村黨總支書記,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打響后,他主動請纓參戰(zhàn),加入卡點執(zhí)勤隊伍,不論天有多冷、風有多大、夜有多黑,他始終在卡點堅守。“打仗親兄弟,上陣父子兵”,他的兒子魯業(yè)華,也是一名村書記,從年三十開始,就帶頭深入一線,摸排登記、設置卡點、入戶宣傳……一天也沒有休息過。父子倆偶爾在執(zhí)勤點相遇,也只是一個招呼、一句鼓勵,便匆忙回到各自工作崗位。
“我是一名老黨員、老兵、老民警,這個時候,我就應該給年輕人樹立榜樣!在崗一分鐘,盡責60秒”,王年保,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普通民警,主要負責警務保障工作。在戰(zhàn)友們沖鋒一線的時候,他主動化“后勤”為“前沿”,想方設法做好防護物資供應,每當聯(lián)系到貨源,為了保證當天將物資帶回、第一時間投入使用,他總是早上5點多就出發(fā),餓了、渴了,服務區(qū)的一桶泡面、一杯開水就打發(fā)了,從阜陽到天長,從宿州到含山,短短的十幾天時間里,他在各地奔波了近3000公里。除了采購物資,他還主動前往防疫執(zhí)勤點,帶領年輕同志檢查人員車輛。“1980年,我當兵為祖國站崗,2020年,我頭頂警徽、胸戴黨徽,還要繼續(xù)為祖國站崗!”這既是一位老黨員的堅守,也是一位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。
2月11日晚,林頭鎮(zhèn)尖山腳下,四周空寂,夜色昏暗,唯有點點亮光,一個戴著紅袖章、身穿紅馬甲的“疫”守人正在卡點上佇立著,這天又輪到了68歲的老黨員宮能桂值守。他所在的卡點有3個人,每天輪班值守,夜班冷、困、寂寞,非常辛苦,他從沒有因為自己年齡大要求調(diào)班、也沒有因為無人員往來而懈怠。白天值班時,逢人必查、逢車必檢,外人、外車一律勸返,是他“說一不二”的原則,“這條路是我村的主干路,整個村有80%的人從這條路進出,守住這個點就是守住我們整個臥虎村,我是黨員,一定要守好這個點”。
“作為一名老同志,受黨教育多年,未忘初心,現(xiàn)托您代為捐贈2000元,以盡綿薄之心。社區(qū)有需要我做的事,盡管吩咐,本人隨時待命”2月11日早上7:23,銅閘鎮(zhèn)銅溪社區(qū)黨總支書記、居委會主任宮偉的微信上,收到了黨員張修發(fā)的轉(zhuǎn)賬和請戰(zhàn)。今年70歲的張修發(fā),退休前曾擔任安徽三江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含山分公司黨支部書記,期間,他發(fā)揮帶頭示范作用,一手抓生產(chǎn)、一手抓黨建,做到兩手抓兩手硬。疫情暴發(fā)后,他主動加入黨員志愿者隊伍,包片細致走訪、入戶耐心宣傳,在得知社區(qū)防疫物資不足時,他便萌發(fā)了給社區(qū)捐款的想法,并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。他的事跡傳開后,贏得了大批人的點贊和學習。
在縣衛(wèi)健委,一位74歲的老人,拿出6000元現(xiàn)金,定向捐贈縣人民醫(yī)院,用于一線救治工作。這位老人不愿意透露更多信息,甚至包括自己的姓名,捐完款后,留下一句話,就匆匆離去,“我是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,愿貢獻綿薄之力,與含山人民共渡難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