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字體:大 中 小 時間:2020-02-15 17:19 稿源:環(huán)峰鎮(zhèn)黨委 作者:李林 宮尚雨 ]
“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”,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,當大多數(shù)人都在家里團聚過春節(jié)時,在環(huán)峰鎮(zhèn),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舍小家為大家,堅守在一線崗位,奮力抗擊疫情,守護一方平安。
防控警報響,伉儷戰(zhàn)“疫”忙
“這是反饋的第四批大數(shù)據(jù),稍后會有第五批,大家一定要認真摸排核實人員情況,確保不漏一戶、不落一人”“這是剛到的一批消毒液和口罩,抓緊分發(fā)到所有的村(社區(qū))”……環(huán)峰鎮(zhèn)黨委委員、主任科員熊元兵,作為鎮(zhèn)疫情防控辦公室主任、業(yè)務指導組組長,這個春節(jié),他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,不僅要做好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、采購、調(diào)配等后勤保障,還要根據(jù)疫情監(jiān)測、排查預警結(jié)果,做好重點人員隔離管控,同時及時指導各村(社區(qū))梳理、核查和甄別大數(shù)據(jù)信息并加以運用。
他的妻子趙春梅是大慶社區(qū)工作人員,從年三十開始,也主動加入到這場防疫戰(zhàn)中,防控期間她與同事各司其職、分片做好疫情防控摸排宣傳工作,加強重點管控人員進行一日兩次隨訪,保障轄區(qū)群眾安全。
這個春節(jié)對他們來說,注定不平凡,沒有團圓的年夜飯,只有更加繁忙的任務、更加艱巨的責任,連日來,夫妻倆每天幾乎見不到一次面,只能通過電話來彼此關(guān)心對方。
上陣父子兵,并肩抗疫情
“各位村民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出門,自覺做到不聚會、不串門,加強自我防護”,一大早雙圩村主任王善智正與分片干部和黨員志愿者,逐村逐戶上門摸排宣傳,加強村內(nèi)日常巡邏,勸說村民停辦各類宴席,堅持每天在村口值守,嚴格執(zhí)行出入管理登記制度,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。
“請出示一下出入證。”“我朋友住在這個小區(qū),我進去有點事。”“不好意思,由于現(xiàn)在是非常時期,您還是不要進去了,請您理解!”在翰林小區(qū)值守點,王善智的兒子王永昉正在詢問外來人員情況,他是環(huán)峰鎮(zhèn)武裝部的一名工作人員,也是一名退伍軍人,面對疫情,他放棄休假時間,積極參與疫情防控,白天一層層爬樓、挨家挨戶摸排宣傳,晚上還主動申請值班到十點。
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,父子倆全身心投入,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。
戰(zhàn)“疫”姐妹花,堅守在一線
梅山村黨總支副書記賈圓,與鎮(zhèn)包村干部申倩茹,因為年紀相仿、工作交集多,兩人幾乎無話不談、形影不離,是公認的一對姐妹花。她們在疫情防控工作一起摸排、一起宣傳、一起值守……相互配合、相互鼓勵,她們總是說:“堅守崗位,沖鋒在前是我們作為黨員和基層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”。
“媽媽,你什么時候來接我啊,我想你了”“媽媽過幾天就來接你,你在家要聽奶奶的話”。這是賈圓和兒子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,電話里兒子的委屈讓她感到一陣心疼。自從防疫工作開展以來,賈圓起早貪黑,每天忙于摸排、宣傳、上報工作情況,幾乎就沒見過兒子,每天只能靠著電話與兒子聯(lián)系。
“我也想家人了。”申倩茹看著打完電話的賈圓,紅著眼說到。她其實是馬鞍山當涂人,在得知防疫人員緊缺的時,主動要求提前上崗,剛到含山的她,孤身一人,家里也沒什么吃的,了解到這個情況的賈圓,每天都會給她帶一些自己做的飯菜,讓申倩茹在這場緊張的“戰(zhàn)疫”中感到一絲家的溫暖。
像這樣的逆行組合還有模范夫妻賀萬里和婁瑛莉、金紅英和黃萬四,父子兵王賢貴和王臻,一家三口總動員的林海、劉德美和林雨峰……他們舍棄了自己的小家,犧牲了休息的時間,用辛苦和勞累筑牢疫情防控的一道道屏障,成為老百姓心中“守護者”。